历代住持
七纪回眸
西林掠影
未来规划
西林论坛
返回首页
 
 
 
 
网站首页 >> 崇恩法语 >> 正文
 
是非题选登,佛学知多少?(31-40期)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3-15 阅读次数:2335

 

《第三十一期》:是非题:对的请在( )内打√,错的打×。 )
 
1、修四圣谛而悟道者,称为声闻;观十二因缘而悟道者,称为缘觉;悟六度波罗蜜而证道者,称为菩萨。(       
 
2、佛经有云:“人有三事胜过诸天”,即是忆念、梵行、勤勇,对吗?(       
 
3、佛教讲的十善业中,占比例最多的是身业,而非口业?(       
 
4、经、律、论是佛教的三藏圣典;若从经体的形式来说,有十二部的体裁,《金刚经》就是属于“无问自说”的内容,是否正确?(       
 
5、近代佛教的太虚大师提倡人生佛教,现代的寺院都在积极倡导人间佛教,它的意义是将佛法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       
 
6、“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因果定律。但有人说:只有信仰佛教的人,才会受因果业报,只要不信仰佛教,便不受因果定律的支配?(       
 
7、佛教徒在念诵经典的正文之前,除了礼佛、香赞等内容之外,还要念“开经偈”,以下的偈文是正确的吗?即“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8、菩萨的五十二阶位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9、纪念释迦太子诞生、佛陀成道、佛陀涅槃,这是卫塞节所庆祝的三个重要的日子,此说法正确吗?(       
 
10、世亲菩萨是“唯识”思想的弘扬者。佛教所说的“万法唯识”,这是三论宗的主要思想?(       
 
 
《第三十二期》:是非题:对的请在( )内打√,错的打×。 )
 
1、修学佛教的五乘共法,乃应以归依三宝为第一条件。(       
 
2、人过世了,要看生前的善恶行为而定到底去哪一道,不一定就是做鬼。但杀父、杀母的五无间业,来生一定堕地狱道。(       
 
3、菩萨所修的四摄法是指:慈、悲、喜、舍;佛教徒通常所说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不是菩萨的行为?(       
 
4、宗教活动场所分为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和其他固定宗教活动处所。(       
 
5、宗教教职人员应当由宗教团体认定,并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6、诵经、拜忏,上香、礼佛,是佛教徒的信仰行为;占卦、建醮,焚锡箔、烧王船,也都是佛教信仰的需要?(       
 
7、三十七道品中的四正勤,就是:已生恶令永断,未生恶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长,未生善令得生。(       
 
8、中国的信教公民可以自愿到外国人集体宗教活动临时地点参加宗教活动?(       
 
9、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故事,出自《华严经》;“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这句话的出处是源自《法华经》。(       
 
10、佛和菩萨都具有高尚的道德和圆满的人格,因此我们礼拜诸佛菩萨是要以佛菩萨作为自己的做事模范,由此引发自己内在的自心佛;并非只是恭敬、尊重的一种表现。(       
 
 
《第三十三期》:是非题:对的请在( )内打√,错的打×。 )
 
1、慈、悲、喜、捨,称为四无量心,是菩萨的修行法门。慈,是给人快乐的意思;悲,是拔除众生的痛苦之义。(       
 
2、西林禅寺确定了五条信念和崇恩文化的理念,在推动弘法文化的过程中,又提出“崇德、奉献、感恩、友善”的道场精神,这是2013年举办第九届短期出家时,所提出的,对吗?(       
 
3、修行的要务为“自净其意”和“利他为上”的宗旨。修习禅定必须依于慈心,住于净戒,否则将是弊多利少,与外道无异。(       
 
4、阿弥陀佛发了二十一个大愿,接引众生;药师佛则发了十六个大愿,广度有情。(       
 
5、见惑,是迷于理而起的惑(烦恼),思惑,是迷于事而起的惑。(       
 
6、佛教的公案,它是楞严宗用来记载前辈祖师的言行风范,从中领会《楞严经》的义理。(       
 
7、《华严经》是宣说佛陀自内证的境界,显现佛陀无边的果德,令众生起信而修行的经典。(       
 
8、西林禅寺的五方佛殿所供奉的五方五佛是:中央---毘卢遮那佛,东方---阿閦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       
 
9、佛涅槃后,由大迦叶尊者召集五百阿罗汉,在波斯匿王的护持下举行教法的第一次结集。(       
 
10、捐赠器官会影响临终往生善道,故此,佛教徒不提倡捐赠器官,是吗?(       
 
 
《第三十四期》:是非题:对的请在( )内打√,错的打×。 )
 
1、佛经中的如来、世尊、天人师、世间解、应供等,都是佛的十种德号(名号)之一。(        
 
2、佛教所说的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畜生道和饿鬼道是在欲界,人道在色界,阿罗汉在无色界,请问是否正确?        
 
3、对一个学佛修行者来说,在信、愿、行的过程中,会有瑞相的出现和考验,在参禅打坐时,见到佛菩萨和各种境界,表示已经获得四禅八定和各种神通了。(        
 
4、供养三宝,广种福田,是佛教徒培植善根的机缘;我们在行布施时,不是因为自己有钱、有地位,更不是培养自己在人众中的声望。(        
 
5、修学佛法是为了了生死、出三界,因为我们凡夫不明事理真相,追逐感官的欲望,对缘起法的真理迷惑颠倒,因此,这是我们轮回生死的主因。(        
 
6、中国佛教有八个宗派,禅宗的初祖就是慧能大师,唐僧玄奘大师就是中国三论宗的开创者。(        
 
7、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是说的弥勒菩萨的肚量与包容,农历的正月初一就是当来下生弥勒菩萨的圣诞纪念日,对吗?(        
 
8、四圣谛以灭谛为究竟;六度万行以智慧为导;八正道以正见为首。(        
 
9、佛、法、僧三宝是佛弟子的信仰对象,因此,应该要归依三宝,请师父为你证明,正式确立成为三宝弟子;三归依和受五戒中规定一定要吃素的。(        
 
10、佛教经典中说世间有三苦、八苦等无量诸苦,因此是消极的人生观,您认为呢?(        
 
 
《第三十五期》:是非题:对的请在( )内打√,错的打×。 )
 
1、佛事活动的“瑜伽焰口”是密宗的修行法门,而“三时系念”则是禅宗的修持法门。(       
 
2、净土宗的经典《佛说阿弥陀经》是释尊在十二部中的“无问自说”经体,对吗?(       
 
3、蓝毗尼是佛陀出生地,鹿野苑是佛陀的初转法轮地,而菩提迦耶则是佛陀的成道地。(       
 
4、《大乘起信论》是佛教的大乘经典,《维摩诘经》是佛教的小乘经典,这说法正确吗?(       
 
5、佛陀上忉利天宫为母说法,因大众思慕佛陀,才有给孤独长者雕刻佛像,此为佛教的雕像之始。(       
 
6、近代高僧太虚大师倡导“人生佛教”并提出“仰止为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对吗?(       
 
7、佛教所说的缘起法的定义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8、三法印中的“无常”是指一切事物都会有生灭变化,不能永恒存在;而“无我”是说有情世间没有事物可以主宰。(       
 
9、《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是三论宗的主要依据经典;《四分律》、《五分律》、《摩诃僧祇律》等是律宗的经典,佛陀制戒的主要意义在于引导众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也是七佛通诫偈的内容。(       
 
10、《梁皇宝忏》是悟达国师所述,《三昧水忏》是宝公禅师所述,《水陆仪轨》是佛印禅师所述,这说法都对吗?(       
 
 
 
《第三十六期》:是非题:对的请在( )内打√,错的打×。 )
 
1、寺院的各殿堂是礼佛、诵经、拜忏、论道的圣神场所,同时也是交友、闲谈、存物、嬉笑的自由场所。(       
 
2、佛教称农历七月十五是佛欢喜日,因为佛在世时,僧众们经过三个月的结夏安居修行,到解夏自恣时,说明道业有成,故佛欢喜。(       
 
3、人世间的贪、嗔、痴、慢、疑、邪见,能使我们错解事物,导致烦恼和痛苦。(       
 
4、什么叫做“轮回”?就是我们每个人都逃脱不了的生、老、病、死的人生规律,到最后死亡,依照自己的善恶业力,在六道中流转,受善的和恶的果报,这叫轮回。(       
 
5、信佛归依或受戒后所拥有的归依证、海青或受戒的缦衣、受戒证书,这是为佛弟子的尊贵信物,在往生时不能放在棺木里,以免冒渎诸佛菩萨,对吗?(       
 
6、佛经中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译过来就是“无上正等正觉”的意思。(       
 
7、在寺院举办佛化婚礼,不等于归依三宝。因此,结婚后,一样可以追求异性朋友,往往有人认为没有归依三宝,不会受到因果戒律的限制。(       
 
8、当今有速食爱情、地摊文化、网络色情等相继问世,这是现代人“断无因果”的心态,也是社会动态的心理因素。(       
 
9、佛教的心性修行功夫,可调适现代“新新人类”激动的情绪。修习禅定,观照当下,可以陶冶性情,制心一处,日久功深而不散乱。(       
 
10、听经闻法是佛教徒寻求人生真谛的修学途径,闻法过程心态若不专注、带有成见、高傲自大,就如器漏、器污、器覆,不能获得佛法的受用。(       
 
 
《第三十七期》:是非题:对的请在( )内打√,错的打×。 )
 
1、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代,只要是修行的人,都叫沙门。佛陀十九岁出家,三十五岁成道,说法四十五年,八十岁入涅槃。(       
 
2、佛教修行的主要方法是八正道,即八种灭苦解脱之道。而吾人对四谛法、缘起法等教义不正知者,是众生轮回六道、生死流转的根本。(       
 
3、观世音菩萨的圣诞日是六月十九;七月十五是目键连尊者的诞辰;而佛陀的成道日是十二月初八,也就是所说的“浴佛节”。(       
 
4、“无住生心”的生活就是抱持一种自在、不执着的生活态度。并不是叫我们不要去生活。中国禅宗的六祖惠能大师,因听到有人念《金刚经》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偈语而开悟。(       
 
5、中国佛教的出家人要在18岁以上才能受持比丘戒和菩萨戒,且应具足一师五尊证,才是戒律的如法规定,请问这个说法对吗?(       
 
6、佛陀在世时,印度最早跟随佛陀出家的是十大弟子;而中国佛教最早出家的第一人,是玄奘大师。(       
 
7、佛说八万四千法门,这是一个实数,是为了度化不同根性的众生而设立的这么多的修道法门。(       
 
8、莲池大师一生弘扬禅修法门,故此被尊为莲宗的第八代祖师;而西方极乐净土,是药师经所说的理想世界。(       
 
9、所谓“三经一论”即《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和《往生论》,这就是净土宗所依据的经典,是吗?(       
 
10、近年来,西林禅寺连续举办了九届的短期出家体验营,今年将要举办第十届短期出家体验营的十周年庆典,请问,它是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五前后,为在家男女居士而举行的一项实修的体验活动,这里所说的时间对吗?(       
 
 
《第三十八期》:是非题:对的请在( )内打√,错的打×。 )
 
1、佛教中的“西方三圣”即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东方三圣”即药师佛、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华严三圣”即毘卢遮那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王菩萨,对吗?(       
 
2、中国的四大名山有四大菩萨,他们的精神象征着“悲、智、行、愿”四个特性。(       
 
3、佛经中讲到“人生难得、中土难生”的‘中土’是指我们中国,正确否?(       
 
4、“业”就是牵引的意思。“业力”就是我们身心行为后继力量,我们依个人自作的业力而升沉受报,循环三世,没有外在的主宰者来操纵我们的命运。(       
 
5、【千僧斋】指供养千僧的斋会。又称千僧供养、千僧会。《大智度论》卷三载“佛灭度后,摩诃迦叶选千人结集经藏,以王舍城常设饭食供给千人”,因此选取千人之数。我国自南北朝以来即相当盛行,王侯贵族屡屡行之。如陈后主至德四年(586),诏请智顗于崇正殿为皇太子授菩萨戒,设千僧斋。唐太宗于贞观八年(634),为穆太后建弘福寺,设千僧斋。乃系泛指对众多僧侣的供养而言。2014107上午九时,西林禅寺举行“千僧斋”。
       
 
6、佛陀初转法轮,是在七叶窟为五比丘说法,是吗?(       
 
7、三法印,就是指净土宗的“信、愿、行”。(       
 
8、六尘,又名六境,是六根所缘的境界,此六尘即是“色、身、香、味、触、法”正确吗?(       
 
9、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是:诸法性空,对吗?(       
 
10、四圣谛、十二因缘、八正道,是佛教宗派的理论,这个说法正确否?(       
 
 
《第三十九期》:是非题:对的请在( )内打√,错的打×。 )
 
1、《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精华。“波罗蜜”就是“到达彼岸”的意思。(       
 
2、《药师经》修证的理想世界,就是西方极乐世界。而往生极乐世界所具备的三种资粮是“戒、定、慧”。(       
 
3、西林禅寺新改造的五方佛殿是供的那五尊佛?即中央毘卢遮那佛,东方阿閦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成就佛,对吗?(       
 
4、《佛说布施经》云:若人诚心恭敬供养三宝,可得五种利益,即身相端正、气力增盛、寿命延长、快乐安稳、成就辩才;故此,布施为学佛的首要,也是六度的第一度。(       
 
5、文殊菩萨骑狮,普贤菩萨骑象。称为妙吉祥的菩萨是文殊菩萨;骑象,表示普贤菩萨的行愿之威猛。(       
 
6、经云“住胎如处牢狱,出胎如被山夹”,是指佛教所说八苦中的求不得苦?(       
 
7、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的内容是八正道,初转法轮所宣说的是十二因缘,正确吗?(       
 
8、罗汉的初果是须陀洹果;菩萨的初地是欢喜地,对吗?(       
 
9、民国初期,提倡人生佛教的是太虚大师;弘一大师是律宗的祖师;虚云老和尚是禅宗的泰斗。(       
 
10、佛教讲此世间有四种生,即化生、旁生、胎生、往生。(       
 
 
《第四十期》:是非题:对的请在( )内打√,错的打×。 )
 
1、佛教于初唐时期传到中国;第一位到中国的有名望的释经家是鸠摩罗什;是否正确?(       
 
2、在经典中称吾人所居住的世界是裟婆世界,为五浊恶世,众生堪忍而居住之。(       
 
3、松江佛教近年来积极推动“崇恩文化”品牌,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前后,连续举办了七届崇恩文化节;每年农历九月十九前后,共举办了十届短期出家体验营。自2015年开始,短期出家体验营的时间将改为暑假中举办,请留意这个说法对吗?(       
 
4、人间佛教的意义是将佛法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由人修行而成佛。但用来验证是否合乎佛法的标准是指“三法印”,是吗?(       
 
5、人有眼、耳、鼻、舌、身、意,若在睡觉中,有时前六识不起作用,但不是死亡,因为有第八识能藏的缘故。(       
 
6、佛教的唱诵有梵腔、书腔、道腔等唱法,佛教传入中国后,由梁武帝根据印度与西域的梵音,配合中国的音调,首先作成了渔山梵呗。(       
 
7、中国佛教史上唐代著名高僧,曾于七世纪到印度取经的是玄奘大师。(       
 
8、十善业当中的不绮语是指不说无意义的话。(       
 
9、身、口、意是指三种业。密宗所谓“三密相应”也是指身、口、意与佛相应,对吗?(       
 
10、佛陀在哪部经宣说断善根的阐提也可成佛?在《法华经》。(       
 
打印此页】 【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