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住持
七纪回眸
西林掠影
未来规划
西林论坛
返回首页
 
 
 
 
网站首页 >> 崇恩法语 >> 正文
 
分析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区别
 
作者:悟端 来源:西林禅寺 发布时间:2013-10-18 阅读次数:3088

 

自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的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对人性问题的探讨未曾间断。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人性问题,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所谓人性论.即对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属性所作的深层次的探讨。战国中期,孟子承继了孔子关于人性方面的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性善论。从此,揭开了中国思想史上旷日持久的人性论之争的序幕。孟子是第一个比较系统地论述性善论的思想家。他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类社会各种伦理活动、各种政治活动得以实现的前提,只有人性为善。仁政、道德之类才有必然性的保障。对于孟子的性善论,我们可以作如下两方面理解:
1、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生而固有四种善良的心。即:“侧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在孟子性善论中,这四种心与仁、义、礼、智四种道德相应。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又说:“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它是性善论立论的基点。有此四种心者就是“人”。无此四种心者就是“非人”。孟子非常重视“人”与“非人”的区别,在他看来,人与禽兽相同之处甚多。而相异之处仅有一个:有无仁义道德。
2、孟子提出“学问之道(主要是指道德的培养)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孟子·告子上》)孟子以保持内在人心的道德萌芽不致散失,作为性善完备的首要。所以人要保持内心的美.就要发挥主体能动作用以保持“四端”不致散失。一、后天的教化。孟子重视道德教化,同时,又重视人在后天接受道德教化过程中的主体能动作用。他认为一切人皆可以为圣人,而能否成为圣人关键在于发挥主体能动作用.只有坚持不懈地扩充内在的四端”,才能最终实现完备的性善。第二.环境的影响。孟子也肯定了后天对道德、对性善之趋于完备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相比之下,荀子是考察人性之实然,并将这种实然状态定位为天生之自然。《荀子》曰:“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不可学不可事而在天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苟子·性恶》)苟子认为“性”是先天自然的,它不是后天人为的结果。“性”与后天生活无关,它不需要学习、造作,它是一种未经加工、质朴的原始素材性的存在:“性者.本始材朴也。”(《苟子·礼论》)“性”在具体的生命体上,首先表现为“情”和“欲”:“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以所欲为可得而求之。情之所必不免也。”苟子通常强调的“性”,乃就其为“情欲”而言。苟子认为,就作为自然之禀赋言之。“情欲”乃人与动物之所同者。 (《苟子·正名》)苟子人性学说的中心命题是所谓:“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性恶的意思.一是说“性”不内在地包含道德规范.所谓“今人之性,固无礼义”;其次是说“性”好声色.以趋利避害为特征。“无礼义”并不意味着“反礼义”.“好声色”本身也不见得就是邪恶.苟子之所以判定“性”属恶.乃是就其可能之结果而言的。所以在强调“性与“伪”之分的同时.苟子也十分重视“性伪合”,达到“合”的过程即所谓“化性而起伪”的过程。
孟苟的所谓人性论既不把人看成是社会的存在,也不把人看成是历史的存在,他们所谈论的人只是一种抽象的人而非现实具体的人他们所了解的人性只是一种超社会、超历史的永恒不变的抽象人性。由于受制于特定的历史条件、时空条件,他们不把人作为社会历史的存在.也就顺理成章了。总而言之,笔者认为孟子性善论和苟子性恶论虽然各自出发点不同.进而导致各自政治主张不同,但其最终归宿却是必然一致的:他们都是在为地主阶级的实现由乱到治的政治理想服务,都在为达到一种理想的秩序努力。虽然我们用现在的眼光来审视他们的人性论时,会称其具有历史局限性。但必须肯定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他们的思想是符合历史潮流的,是一种进步思想。
 
打印此页】 【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