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住持
七纪回眸
西林掠影
未来规划
西林论坛
返回首页
 
 
 
 
网站首页 >> 崇恩法语 >> 正文
 
佛学知多少?(是非题选登)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9-04 阅读次数:2862

 

《崇恩报》第12---30
一、是非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X
1、“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译为觉悟有情。(        
2、佛教有八万四千种修行法门,每个人都可依适合自己根性的法门修行。(       
3、信佛学佛一定要回报四重大恩,才能圆满功德。(       
4、佛教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所以佛教是多神教。(        
5、佛教徒应以出家为目标,所以不需要家庭与工作。(       
6、出家人所穿的袈裟,又可称为“福田衣”。(       
7、人们心理上的瞋病,必须以知足、感恩来对治。(       
8、修四谛及十二因缘才能证到罗汉和辟支佛的果位。(       
9、若与大乘教义无法接受者,是属钝根者。(       
10、信佛学佛的人,只有闭关、坐禅、诵经、念佛才算是修行。(         
 
二、是非题:对的请在( )内打√,错的打×。 )
1、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贪嗔痴引起的,而迷失方向使人生堕落。(         )
2、归依三宝,信仰佛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        
3、经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可成佛”,那就不要修了。(       )
4、拜佛的目的是为了净化自己的心灵及降伏我们的我慢心理。(        
5、四摄法是一切菩萨和出家众专门修学的,而在家学佛者只要皈依三宝,有机会再受五戒就行了。(        )
6、药师佛称为大医王,共发了十二个大愿。(       
7、佛教说四大皆空,认为宇宙万物都是断灭空的,它的生灭不需要经过因缘因果的规律。(       )
8、观世音菩萨是女性的菩萨,所以是慈悲的代表。(        
9、修五戒及十善才能得到人生和天道。(        )
10、地藏王菩萨的圣号由来,是因为他管理地府的关系。(        
 
 
三、是非题:对的请在( )内打√,错的打×。 )
1、敬香,是增强对三宝虔诚信仰的表达;礼佛,是五体投地来降伏吾等的傲慢心。(      )
2、归依佛法僧三宝是初学佛者的基本要求,三宝是清净、圆满,也是世间稀有难遇的。(      
3、正信佛教徒,可以学习看相、算命、占卦及催眠术等民间信仰。(       )
4、人们因造业而要轮回六道,即三善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      
5、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他的意思是无量光、无量寿。(      )
6、放生的功德可以带来健康和长寿,因此放归放、吃归吃,吃了动物就是等于超度它们。(      
7、四大皆空,就是指酒、色、财、气,所以不能亲近它。(      )
8、吃素就是无形中的放生,既有益生态平衡,又有利身体健康。同时,又能培养我们的慈悲心。(      
9、超度历代宗亲,是中国人慎终追远的传统美德,因此亲人往生后,请出家师父念经超度,也是表达孝道的一种方式。(      )
10、“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故此,一日禅修使心绪平静、集中注意力,也是种下好的业因,若能在工作生活中应用,现世就能得到法益。(      
 
四、是非题:对的请在( )内打√,错的打×。 )
 
1、佛教讲,菩萨是修六度万行而成就,六度就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2、“地”具有坚性,“水”具有湿性,“火”具有暖性,“风”具有动性,这就是佛教讲的四大皆空。世间的万物都是由这四大种元素和合构成的,没有实在的主体,故说四大皆空。(   
3、行善积德是宗教信仰的基本要求,来世欲得人生,必须修持五戒。(   
4、初一、十五到寺庙烧香,是表达信仰和对三宝虔敬的一种方式。因此,香要烧得越多越好,这是对佛菩萨恭敬的唯一表达方式。(   
5、焚烧锡伯,是中国人的民间信仰。佛教徒不主张人死后焚烧锡伯,而是通过开导、助念或诵经帮助往生。(   
6、业,在佛教中是指业力,牵引之义,身、口、意称为三业,三业的造作行为是通三世的。因此,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丝毫不差。(   
7、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教主,他是这个世界的创造者,你认为对吗?(   
8、寺庙中的出家男众并已受戒的,称为比丘;出家女众也亦受过戒的,称为比丘尼。他(她)们都是宗教教职人员。(   
9、迷信,是个人对事物不了解而迷迷糊糊的相信。信仰佛教是有教理教义、僧团组织等组成的宗教,它是正信而非迷信。(   
10、佛教讲苦、空、无常等教义,故此,佛教没有积极因素而是消极的。(   
 
 
五、是非题:对的请在( )内打√,错的打×。 )  
 
1、佛教徒要报四重恩,这四恩应该是:父母恩、师长恩、国土恩、三宝恩。(     
2、阿难尊者和迦叶尊者都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观世音菩萨则不是。(     
3、信众进寺庙烧香,必须从三门进入。即空门、无相门、无愿门。(     
4、西林禅寺内的一座宝塔是为了纪念第一代祖师而建造,它就是松江方塔吗?(    
5、念诵经文咒语,必须清净身、口、意三业。在《十善业道经》说,身业有三种行为,口业有四种行为,意业有三种行为。(     
6、在中国最早出现的寺庙叫鸿卢寺,后来建造的第一座寺庙叫白马寺。(     
7、新春即将来临,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圣诞日,正月初九才是弥勒菩萨圣诞。(     
8、佛有三身,即清静法身、菩萨身、佛身。(     
9、归依佛、法、僧三宝,依《佛经》说:归依佛不堕地狱,归依法不堕饿鬼,归依僧不堕畜生。(     
10、我国佛教寺院中供奉佛像的正殿,称大雄宝殿,日本则称之为金堂。“大雄”为佛的德号,因此,凡是寺院中之大雄宝殿所供奉之主尊必定是佛像,而非菩萨或护法像。(    
 
六、是非题:对的请在( )内打√,错的打×。 )
 
1、菩萨摩诃萨的“摩诃萨”是指大菩萨的意思。(     
2、业,有善业和恶业,造善业,一定得到善的果报;造恶业,因缘成熟时,也一定会受到恶的报应。(       
3、佛陀是普渡一切众生的伟大圣人,所以可以用三牲祭拜,请佛陀超度它们。(       
4、佛教徒可以参政议政,出家人也要关心政治。(       
5、佛弟子吃饭之前要三称念,即念佛、念法、念僧,主要是培养感恩心和惜福之心。(       
6、佛教讲,人身是由色、受、想、行、识五种元素组合而成的,这五种元素称为五蕴。(       
7、参禅打坐的目的只是为了身心健康,不是为了断除烦恼和明心见性。(       
8、大乘佛教有八个宗派,佛教的经典也很多,可以统称为三藏十二部或十二分教。(       
9、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所说的教法是十二因缘。(       
10、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其主要内容不外“净心第一”和“利他为上”,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七、是非题:对的请在( )内打√,错的打×。 )
 
1、佛陀成道的地点是现在印度的菩提迦耶;未出家前的俗名叫悉达多.乔达摩。(      
2、发菩提心的人就是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并且要发慈、悲、喜、舍之心,称为“四无量心”。(        
3、苦、集、灭、道,称为四谛,它不是佛教的基本教义?(      
4、人生有生、老、病、死的规律,对于临终关怀,家属应该悲伤哭泣以表诚心和孝道。(      
5、西林禅寺自主经营的松江首家素斋馆------西林素斋,于2011330再次开张并对外提供服务,对吗?        
6、佛教徒的修行就是为了脱离三界,此三界为地狱、饿鬼、畜生。(      
7、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有四大代表菩萨,所谓“悲、智、行、愿”依次对应的是:普陀山------观世音菩萨;五台山------文殊菩萨;峨眉山------普贤菩萨;九华山------地藏菩萨。(      
8、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佛陀诞辰日,寺院都要举行纪念活动,为佛陀沐浴,称为“浴佛节”。(      
9、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是缘起法。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条件组合而成,没有实在的主体。(        
10、一般宫庙和土地神的信仰,属于神、道教,佛教徒应该排斥鄙视,对吗?(      
 
八、是非题:对的请在( )内打√,错的打×。 )
 
1、佛教有讲六道和四圣,称为十法界。四圣是指佛陀、菩萨、缘觉、声闻。(        
2、业力的定义是善恶因果,必定有报。它是神力主宰,不是自力造作。(      
3、佛教是防非止恶、自利利他,成就完美人格的宗教。宗旨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4、农历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是佛弟子“结夏安居”的季节,故此,七月十五圆满当日要举行“盂兰盆”超度法会,这个说法对吗?(      
5、信仰佛教的善男信女只重视礼拜阿弥陀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属多神教,不应礼拜。(      
6、智慧的开发、慈悲的长养是为佛弟子所应学习的。佛陀的十大弟子中,舍利弗是智慧第一。(      
7、出家学佛和在家学佛,称为二众弟子;比丘、比丘尼是出家二众,优婆塞、优婆夷是在家二众,称为四众弟子;加上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称为七众弟子。(      
8、我们自己的不良行为和过失不一定要进行修正,修行者只要在深山坐禅、闭关,任何世间的事都不应该去做,这样就能了脱生死。(      
9、解脱的理解应该是什么事都放下了,两袖清风,无忧无愁;不是佛教所说的解脱烦恼、解脱生死。(        
10、威仪也是戒的范畴。四威仪是指: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      
 
九、是非题:对的请在( )内打√,错的打×。 )
1修习布施法门时,心中要没有布施的我,没有受施的人,也没有所施的物,这样才不会执着,故此称为“三轮体空”。(      
2已经归依三宝的人,就应该发心修学佛法,更应具足出离心、菩提心,佛道方能成就。(       
3佛教的禅坐主要是用来调和精、气、神,以期能打通气脉。(      
4每年农历九月十九是观音菩萨出家纪念日,观音菩萨又称施无畏菩萨。(      
5 三毒中的嗔恚是指对于五欲过分的追求,或是对于财物的悭吝不舍。(      
6人人本来具足的佛性只因迷失故为凡夫,吾人只要用功修行、寻回本具佛性,即能达到修行的最高目标而成佛。(        
7佛经中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应该翻译为“无上正等正觉”的意思。(      
8俗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因此佛教徒不可捐赠器官,是吗?(       
9 EQ(情绪智商)是可以引导的情绪商数,它包含自信、动力、自制力、人际关系、沟通能力、合作态度等。(        
10佛教徒就是初一十五烧香拜拜,不需要净化身心,一味向神明求取。(      
 
十、是非题:对的请在( )内打√,错的打×。 )
 
1我们的生日就是母难之日,这天更应该知恩报恩,为父母持斋放生、诵经祈福,多行善事;不应该大吃大喝,杀生害命。(      
 
2佛教认为,鬼神与诸天都还在生死苦海中轮回,所以佛弟子不应归依诸天鬼神,应该尽形寿归依佛、法、僧三宝。(      
 
3持五戒修十善,还是在六道轮回,故此,人心善良就好,不一定要信佛、修行。(      
 
4放焰口就是对三恶道众生的施舍,因此,应该大量焚化冥纸等,给它们使用。(      
 
5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因此,佛教徒应该尊重其他宗教的信仰,不可加以诽谤,求同存异,五教同光。(      
 
6 当来继承释迦牟尼佛于人间成佛的佛陀,就是弥勒佛。(      
 
7所谓贡高我慢,指是非不辩,事理不明,谤无因果,起诸邪见。(       
 
8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就是佛教说的“三法印”。(      
 
9释迦佛成佛前就是印度当时的悉达多太子,因为出家修行六年苦行,日食一麻一麦而成佛的,因此,出家人都应该入深山,修苦行。(      
 
10佛教起源于印度,传入中国后发扬光大,再传到韩国和日本以及欧美国家等。(      
 
 
十一、是非题:对的请在( )内打√,错的打×。 )
 
1修学佛法,达到了没有烦恼、没有苦痛的境界,就称为涅槃而成佛。(      
 
2四种念佛方法是:持名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实相念佛。(      
 
3 佛弟子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不必具足正见、正行,一切都要随缘,举止动步、善恶行为自有明证。(      
 
4每月的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月小为廿八、廿九)为六斋日,行者茹素持斋能增长善法,灭除罪障,不堕恶道。(      
 
5佛陀经过了六年的深山苦修生活,才发觉追求人生真谛的正确方法是中道,就是不偏于极端的苦行,也不偏于极端的享乐。(      
 
6俗话说“归依佛门”就是归依佛、法、僧三宝,请寺院住持或出家比丘作证明,正式成为三宝弟子,过着规律、和谐的生活,不一定出家才算归依佛门。(      
 
7 三宝的最初建立,就是佛陀在世时,以释迦世尊为佛宝,佛陀所说的四谛教法为法宝,乔陈如等五比丘为僧宝。(      
 
8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最早提倡“人间佛教”思想的大师,即弘一大师。(      
 
9在家学佛和出家学佛者,在持戒的根本精神上,就是基于大众的供养。(      
 
10在中国佛教史上,唐代著名的高僧,曾于七世纪到印度取经的大师是玄奘。(      
 
 
十二、是非题:对的请在( )内打√,错的打×。 )
 
1不明事理真相,追逐感官的欲望,对缘起真理的迷惑,是我们众生轮回生死的主要原因。而作为佛教徒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陀的教法,不追逐名利。(      
 
2 佛教的因果报应是贯穿三世的,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因果不昧,丝毫不爽。(      
 
3忏悔是悔过自己所做的恶业,是知错能改的行为。忏悔业障,可以通过礼佛、诵经、拜忏的方法来消除业障、净化身心的途径之一。(      
 
4布施的种类有三:即财施、法施、无畏施,这就是三轮体空的说法对吗?      
 
5八正道中的正业,就是指正当的事业,这个说法是对还是错?(      
 
6 一个月若按以下十天来吃素,称为持十斋: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廿三、廿四、廿八、廿九、三十(月小廿七日起),这十斋期对吗?(      
 
7佛教讲十法界,是依《法华经》以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之六凡,与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圣为十法界。(      
 
8“寻求智慧人生、居士佛学会考”是松江佛教协会和西林禅寺创办的佛学考试,目前已举办了初级和中级会考;高级会考将于2012年冬季举行,对吗?      
 
9 寺院中的三门(山门)就是供奉四大天王和韦驮菩萨与弥勒菩萨,是吗?(      
 
10佛陀上升忉利天宫为母亲说法,因大众思慕佛陀,遂有优填王雕刻佛像之举,以示思念佛陀,此说即为佛教雕像之始,对吗?(      
 
 
十三、是非题:对的请在(  )内打√,错的打×。 )
 
1《心经》和《金刚经》都是谈般若性空的经典,对吗?(      
 
2 一切众生都可以修学佛法,有缘无缘同圆种智;它没有男女的不平等,也不分老少贵贱,只要真诚发心修学,人人都有成佛的希望。(      
 
3 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之六官也,根,为能生之义,眼根对于色境而生眼识,乃至意根对于法境而生意识,故名为根。(      
 
4经文:“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一句,出自《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5《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里的无所住,就是叫我们学佛的人不要居住在一个地方?      
 
6 “正念”就是指保持清静的意念,时刻觉照自己的思想、言语和行为。(      
 
7佛教的根本教理有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的印,就是指印度吗?      
 
8每年的“浴佛节”佛教的寺庙都要举行纪念仪式,它是农历的二月十九这一天?(      
 
9十二缘起中的“无明”是流转生死的根本。(      
 
10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主要是修六度万行;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十四、是非题:对的请在( )内打√,错的打×。 )
 
1此裟婆世界的教主是释迦牟尼佛;东方琉璃世界的教主是药师佛;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是阿弥陀佛,对吗?(      
 
2学佛修行之人需要积累资粮,若欲往生极乐世界,应具备“信、愿、行”三资粮。(      
 
3、佛教徒称晚餐为“药石”,即是过午不食吗?(      
 
4、佛经所说的三慧,就是闻慧、思慧、修慧。它是修学佛法者不一定要具备的三种智慧。(       
 
5、《六祖坛经》是慧能大师所叙述的;他是净土宗的主要典籍。(      
 
6、佛陀的十大弟子中,曾做过侍者的阿难,称他为“多闻第一”。(      
 
7、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是佛陀所具足的三觉。菩萨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觉悟有情。(      
 
8、色、声、香、味、触、法,在佛教经典中指的六尘。(      
 
9、供养三宝,指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诸供养中,法供养最,用佛法开导大众,使觉而不迷,这是所有供养中的第一。(      
 
10、“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出自《心经》。(      
 
 
十五、是非题:对的请在( )内打√,错的打×。 )
 
1、经典中的三十七道品,其中四念处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2、佛教所修的三学,就是戒、定、慧,因戒生定,由定发慧。它所对治的三毒,就是贪、嗔、痴。(      
 
3、生、老、病、死是世间的规律,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人生;若加上“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蕴炽盛”,佛教称为八苦。(      
 
4、现世所得的善、恶果报,佛经说是过去的善恶业力所招感的;这里“业力”的“业”字,其经典的意义就是指事业?(      
 
5、佛说这世界上有四事不可轻,即小王子、小蛇、小火、小沙弥。(      
 
6、安徽九华山是地藏王菩萨的修行道场,地藏王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专管土地的菩萨,所以很多造房子的、拆房子的,跟“地”有关的事和人,都去九华山敬香,以求顺利平安。(      
 
7、在寺院进入三门的第一座建筑殿堂就是天王殿,居中满脸笑容、大大肚子的菩萨,是济公菩萨,有称济公活佛。(      
 
8、佛教是属于既悲观又乐观的宗教,不是实观的宗教?(      
 
9、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是佛教、道教中元普渡的节日。也是出家修行者“结夏安居”的圆满之日,如果结合《地藏经》、《盂兰盆经》来念诵,则能效法菩萨的孝道,又能超荐已故宗亲,离苦得乐。(      
 
10、行菩萨道的先决条件就是要发菩提心。(      
 
 
十六、是非题:对的请在( )内打√,错的打×。 )
 
1、地藏王菩萨的愿力宏深,所发的誓愿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2、吾人凡夫的内心所起之嗔恚,要以不净观来对治,是否正确?(      
 
3、佛陀在世时,曾于鹿野苑为五比丘说四谛法。(      
 
4、菩萨所修证的果位有十地菩萨,初地菩萨是欢喜地,对吗?(      
 
5、南无佛陀,南无达摩,南无僧伽;这就是归依佛、法、僧三宝。僧伽的意思是杀贼,此定义对否?(      
 
6、人生最大的错误是邪见;我们应当以正见来认识世间的善和恶。(      
 
7、学习佛法的过程就是修习将来死后升天的过程?(      
 
8、佛教以莲花来表法“清净”。修行之人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是以莲花化生的。(       
 
9、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就是说的“中道实相”。(      
 
10、地狱、饿鬼、畜生、人、天、阿修罗称为六道,我们凡夫从无始劫以来之所以轮回六道,都是“爱欲”为生死轮回的根本。(      
 
 
十七、是非题:对的请在( )内打√,错的打×。 )
 
1四川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修行道场,他骑的大象,是表示行愿之威猛。(      
 
2为佛弟子的基本道德,非五戒,而是应该受“八关斋戒”是吗?(      
 
3佛教教义不同于其他宗教的特质,是因为佛教讲缘起法则。(      
 
4世间法都是无自性,因为无自性所以佛教讲“空”。(      
 
5佛门中经常有拜忏的法会,因为修行的人要籍着礼敬诸佛菩萨的功德,来为自身和六道众生清净业障,忏悔往业,增长福报。(      
 
6目前,中国佛教出家众受戒时,在头顶上燃戒疤是出自个人的发心,与教规或个人的教团中的地位无关。(      
 
7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称十供养,这不是供佛的供品?(      
 
8佛陀在世时,印度最忠诚拥护佛法的国王是频婆裟罗王和波斯匿王。(      
 
9佛教的出家人的姓“释”是由六祖大师所提出的,对吗?(      
 
10、佛陀初转法轮所宣说的教义是三法印,不是四圣谛的内容。(      
 
 
十八、是非题:对的请在( )内打√,错的打×。 )
 
1、《华严经》说:“长养一切诸善根”的前一句是:“戒是无上菩提本,、、、、、、”你认为对吗?
       
2、在佛陀入灭后,有关戒律的问题,是阿难尊者提出这样的原则:“佛所不制,不应妄制,若已制,不得有违”?(      
3、在佛典中出现的“檀那”之词,它的意思是檀香木的一种,并不是称在家人为施主的意思?(      
4、经云:“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这句话出自《佛说遗教经》。(      
5、菩萨乘所修的六度万行中的禅定波罗蜜是用来对治愚痴的?(      
 
6、法务佛事中以诵《佛说阿弥陀经》为主的忏仪不是“三时系念”而是“三昧水忏”?(      
 
7、佛教说孝养父母是属于“恩田”,奉事师长是属于“敬田”。(      
 
8、何谓六种成就:是指信、闻、时、主、处、众,对否?(      
9、寺院中的八大执事是:首座、西堂、后堂、堂主、知客、副寺、维那、僧值,你认为对吗?(      
10、修道者要六时行道,佛教徒也常用“六时吉祥”来祝福同参道友、护法善信在修学与生活中,能够一天顺利,如意安康。这里说的六时,是指:晨朝、日中、日没、初夜、中夜、后夜。(      
 
十九、是非题:对的请在( )内打√,错的打×。 )
 
1、佛教对待人事和法义应掌握四种原则,称为四依法,即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2、裟婆世界众生流转生死的种种相状,可以用十二因缘和惑、业、苦来说明,是吗?(      
 
3、中国禅宗的传承,第一祖是达摩祖师,第六祖是惠可大师,对吗?(       
 
4、佛教徒修行就是要离苦得乐,解脱生死轮回,乃至成佛;但不以修持神通为目的?(      
 
5、称为佛弟子的或三宝弟子的,是指出家的和尚和尼姑。(       
 
6、何谓三净肉?指许可在家居士食用而不犯戒的三种净肉,然而,开三种净肉之食不过是权宜之制,此三净肉是牛肉、猪肉、羊肉?(        
 
7、佛陀为了让在家信徒有一日一夜出家的体验,而传授八关斋戒,流入出诸佛菩萨的慈悲之心与方便之门。(      
 
8、佛陀的十大弟子中,具有神通第一的是须菩提尊者?(       
 
9、下面三位佛陀弟子及特性的说法,正确吗?舍利弗---智慧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罗候罗---密行第一。(      
 
10、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若按“早晚课诵本”内容的顺序,其第二大愿是恒顺众生愿?(      
 
打印此页】 【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