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住持
七纪回眸
西林掠影
未来规划
西林论坛
返回首页
 
 
 
 
网站首页 >> 崇恩法语 >> 正文
 
基督教修道制度与佛教修道制度之比较
 
作者:悟端 来源:西林禅寺 发布时间:2012-05-04 阅读次数:4796

 

基督教修道制度与佛教修道制度之比较
关键词:基督教、佛教、修道制度、归依、戒律
一、基督教修道制度
所谓基督教修道制度,指的是一些虔诚信徒,摒弃尘世生活,禁欲苦修,以求达到和上帝灵魂相融的境界。公元3世纪,修道制度起源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埃及,长期以来也被视为埃及教会对基督教世界的伟大贡献。修道制度最原始的模式是单独隐修,其创始人为埃及的安东尼(251—356年)。大约从285年开始,安东尼放弃了原来优越舒适的生活,独自前往荒寂的沙漠中隐修,后来又移居到条件更恶劣的废弃墓穴中苦修,开启了独修生活的先河。和他大约同时代的亚历山大大主教阿塔纳休斯在他死后不久就写了一部《安东尼传》(或译为《安东尼生平》),使之死后享有了更高的盛名,获得了“修道制度之父”的美誉,并成为圣人而名垂千古。而后又经帕克米乌斯等人的发展,出现了集体修道院,后来的基督教修道制度都直接或间接地起源于埃及。
  对基督教修道制度起源的研究是一个异常复杂的课题,它包含了历史学、宗教学、哲学和社会学等多方面的内容。从修道制度诞生之日起,就有人关注于此,其覆盖面之广、研究方法之多,使得许多学者涉猎其中,乐此不疲。  
  关于修道制度兴起的思想渊源,学术界有较大的分歧。有人认为基督教修道主义直接来源于犹太教的禁欲传统,隐修者只是恢复了犹太苦行教派的生活方式。还有人主张修道主义可能受到东方思想的一定影响。虽然还没有发现具有出世特征的佛教与埃及的古代宗教有直接接触的文字资料和遗迹,但是这种隐居方式却表现出了东方宗教的性质。的确,早在希腊化时代,西方和印度就有了一定的接触,佛教思想传人希腊化的埃及也不是没有可能。近来一种解释是试图证明沙漠教父是犹太一巴勒斯坦旅行传教士和先知们的继续。这些人的后裔在寻找更激进的改革,建立了与激进生活完全一致的社会。其证据是圣安东尼虔诚的声望吸引了许多信徒,以致不得不查明是埃及人还是耶路撒冷人,只有后者才有资格和他讨论精神问题。为此,基督徒并不需要别人、人类、世界,他缺乏对别人的内在需要。所以,基督教之本质重要的目的,便在于脱离世界,脱离物质,脱离人类生活”。基督教徒认为“彻底否认尘世的追求”才能达到和上帝灵魂交融的目的,这或许也成为修道主义的本质特征。
  此外,修道主义思潮难免也会受到当时流传甚广的希腊哲学的影响。古典时代之后,希腊化世界的学术中心由雅典转向了埃及的亚历山大,希腊哲学在这里有了新的发展。而且,基督教神学就是犹太神学和希腊哲学的结合体,二者的交汇之地也正是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埃及是当时两希文化结合的媒介,也是基督教神学诞生的助产士。在这一文化发展过程中,亚历山大城所起的作用尤为明显。深入的文化互动使亚历山大先是成了希腊化犹太教的中心,后来又成了希腊化基督教的神学中心,代表了当时基督教世界最高的学术成就。可以这样说,三大宗教信仰的圣地是耶路撒冷,神学的圣地则是亚历山大。
  希腊化时代以来,托勒密王朝信奉的是兼有法老埃及和希腊文化双重特征的塞拉匹斯神,并一直延续到罗马帝国时期,而塞拉匹斯本身就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和禁欲主义色彩。所以有人主张修道主义是埃及古代宗教(塞拉匹斯的隐遁)某种程度的复兴,尽管这带有一定的冒险性。但埃及早期基督教神学家奥利金就曾自我阉割,禁欲苦修,足以说明这种思想在埃及之根深蒂固。
二、佛教的修道制度
佛教的修道体系中的许多论述和方法可以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宏观上看,佛教为了实现其解脱的目标,制定了极其丰富的修道体系,号称八万四千法门。
佛教信徒愿求出离家庭、独身修道是要经过一定手续的。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中国从汉唐到现在,由于地理和时代的不同,出家的程序,各有所不同。按照佛教戒律规定,佛教信徒要求出家,可以到寺院中向一位比丘请求作为自己的依止师。这位比丘要向全寺僧侣说明情由,徵求全体意见,取得一致同意后,方可收留此人为弟子,为之剃除须发,并为之授沙弥戒(沙弥戒有十条),此人便成为沙弥。沙弥最小的年龄是七岁,依止师对弟子负有教育和赡养的责任。俟其年满二十岁时,经过僧侣的同意,召集十位大德长老,共同为之授比丘戒(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条),此人便成为比丘。受比丘戒满五年后,方可以离开依止师,自己单独修道,游行各地,居住各寺院中。沙弥戒和比丘戒都是个别人单独受,不得集体同受。比丘戒最多许三人同时受,至于女子出家同样要先依止一位比丘尼,受沙弥尼戒(沙弥尼戒也是十条)。至年满十八岁时,受式叉摩那戒(式叉摩那戒有六戒),成为式叉摩那尼,义为学法女。经两年后,至年满二十岁,先从比丘尼、后从比丘受比丘尼戒(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条)。这叫做二部受戒,成为比丘尼。
  在家人信仰佛教,愿意成为正式的在家佛教徒――优婆塞、优婆夷也要经过一定手续。在家佛教徒的基本条件是受持三归,就是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归依是投靠的意思。言其以自己的身心性命投靠于佛法僧,依佛法僧的教导行持。与受三归同时,或若干时以后,可以进而从师受五戒。  
  佛教徒中比丘、比丘尼是独身修道的,必须清心寡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佛教制定受比丘戒之前要有许多质问,凡是不合条件的人,是不允许受比丘戒的。例如:父母未曾允许,身有负债,身有痼疾或精神病,现任官吏及曾为比丘而违犯四根本戒等等,凡有十三难、十六遮。至于受比丘戒以后,又厌倦出家的清苦生活,愿意还俗,却是极其容易的,只要对任何一人声明,自己愿意舍戒,便可以放弃比丘身分,改变独身的生活。如若不舍戒,不放弃比丘身分,却私自违反戒条,这叫作破戒,是不允许的。其他比丘可以检举,经过僧侣集会评判,要受到一定的惩罚。受五戒的在家居士也可以根据自愿,随时对任何一人声明,放弃优婆塞、优婆夷身分。
戒律是佛教修道体系中的核心部分,是佛教一切修行的前提,因戒生定,由定发慧。佛教向来歌颂和合,倡导和乐共存的道德。这在佛教的戒条中表现得最为明白。这方面的内容极其丰富,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五戒、八戒和十戒。如八戒中就要求不伤害他人的生命,不得因满足自我的私欲而破坏他人家庭的和谐等等。这些戒律及其修持实践不但直接有益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向我们昭示了制度的健全与公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佛教是一种特别重视救度的宗教,有一套完整而复杂的救世理论与实践,其中最流行的就是大乘佛教菩萨信仰中的六度和四摄。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六种救度众生的途径;四摄则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并认为这是众生互相团结的基本条件,也是统摄现实社会中各种人群与团体的基本道德。这种实践,对当今社会群体之间的纷扰有调和作用。
参考书目:
1、《基督教史》
2、《三归仪轨》,上海佛学书局
3、《四分律行事钞》卷一,济群法师
4、《法苑珠林、感通篇》
 
打印此页】 【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