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本文以丛林制度及理论的构建为论述对象,结合丛林制度与现代管理之间的关系,以二十一世纪中国寺院的管理模式和弘化理念的现代性为视角,论述了充满现代意识的寺院管理与弘法活动的效应。丛林制度作为一种古老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但与现代管理理念越来越契合,也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重视。丛林制度作为一种以人文思想为核心的文化管理模式,是现代管理发展之魂。丛林制度与现代管理之间联系密切、相互合作,丛林制度管理的文化建设和发挥管理理论的作用,可以促进现代管理的发展甚至整个社会文化、伦理道德的进步。 关键词:丛林制度、执事、清规、管理理论、契合 一、引言 佛教教团与丛林制度之建立,若追其原意乃是要建设理想之模范社会,以期将人类自生存之欲望与绝望中解脱出来。而此理想社会之实现,即为佛陀献身传道,组织教团,制戒设律,由此具有组织之修道僧团,来推动完成解脱生活之理想。历来中国寺院制度,皆以百丈清规作为僧团共住共修之规范;而今日佛教之发展,若欲适应时代性之需要,积极推动社会之弘化理想,则势必亟将佛教教制与僧团之领导更进一步加以组织化、生活化、实用化与大众化,而以实践理想的人间佛教与和谐社会为建设目标。 谈现代寺院的管理,离不开社会信息、网络、联络、交往、接待、后勤、法务、经济自养等,寺院的弘法工作、文化工作、法务工作都非常频繁,因而,各类寺务活动的策划、筹备,从组织到落实,都需要以集体的形式进行。因此,如此繁重的事务,必须以组织的形式加以民主管理,进行协商,统筹安排,分工明确,协调人、事、物之间的关系,对事务的开展,活动的进行大有裨益。同时,对各项活动所收到的成效要加以总结分析,无论是宗教团体还是企事业单位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模式。虽然不同组织的管理要受到环境、资源、活动、目标和成员等因素的特点的影响,但其基本任务和职能是相似的。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生存并发展的核心力量,亦可看作是企业在市场济经竞争中的软实力。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保证企业得以良好的生存,之后才谈及良性和长足的发展壮大。企业文化,无外乎为企业的整休环境培养出一种较高人本化,并具备高尚和明确的企业发展目标,以创造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得员工在工作当中亦能体现出自身的生命意义,而非仅是生存的必须。若说硬件设施是企业的躯壳,那么企业文化更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在当今所有企业都在为能创造出一个优异的文化氛围而努力着的时候,各种形态的企业文化也就喷涌而出。当然,企业文化的类形之多,那是因为应时应地而有所差别,但条条大道都是通向同个方位的。因此,不论哪一种企业文化,它都必须围绕着真、善、美来设计和建立,若非如此,则不能称之为企业文化。本文试着在众说纷纭中,选择百丈大师所创制的“丛林要则”二十条来探讨有关企业文化的建设。首先要知道二十要则为何,以及它的制定目的。然后再说明丛林和企业的相似性,从中找出两者的契机点,这才能为本文的开展理出头绪。最后才是正式进入探论“二十要则”对于现代社会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参考意义。 二、中国佛教丛林制度的建立 1、组织的初创 佛教传至中国,“三衣一钵,游行乞食,树下一宿”之教制,于我国国情、民俗均未能相应。中国人重视农耕,无法容许乞化生活之存在,而严寒之气候更不适于四处游化、路边一宿之生活,故佛教在中国逐渐形成定居式之僧团制,并为使佛教能适存于我国,遂有丛林制与僧官制之产生。 寺院最早出现的行政组织,始于北魏。三纲之制,自姚秦时代即已存在。之后,逐渐形成寺院管理制度,从事寺务之执事,设立上座、寺主、维那,称为三纲。其中,上座为比丘大众中之长老,寺主负责堂宇之营造、管理等,维那则按寺规指挥日常诸事。唐代以后,禅宗寺院之职位繁多,主管一寺者,即表持法永住之意,称为住持,或称方丈、堂头和尚等。住持以下为诸执事,从事寺务而随侍于住持身边者,称为侍者。根据《敕修百丈清规》卷四两序章载,于大禅宗寺院设有东序六知事(都寺、监寺、副寺、维那、典座、直岁等六种职位)和西序六头首(首座、书记、藏主、知客、知浴、知殿等六种职位)等。序列于法堂东侧之职位,总称为知事;而序列于法堂西侧之职位,则总称为头首。到了后代,三纲的名称稍微有异,例如《佛祖统纪》卷四十一以寺主、知事、维那为三纲;《翻译名义集》卷一则以上座、维那、典座为三纲。 2、制度的建立 东晋初期,当时之出家人仅依循经西域传译来之部分经律,过着离开家庭、完全禁欲之出家人生活,并无一套完整之制度可循,而我国最早制定僧团生活规范者,首推东晋之道安。据《梁高僧传》卷五‘道安传’所载,在道安领导下之僧团,制定之僧尼轨范大概可分作三项:(一)、行香、定座、上经、上讲之法。(二)、常日六时行道、饮食唱食法。(三)、布萨、差使、悔过法。然此一轨范,仅属我国僧制之雏型,仍不足显现出中国佛教丛林制度之特色。直至唐代马祖道一确立丛林制度,及其弟子百丈怀海制订清规后,中国之丛林寺院制度才逐渐形成具体完备之规制。 怀海受马祖道一印可后,于江西百丈山大智寿圣禅寺举扬禅风,又糅合大小乘律,制定禅门仪规,后世称为“百丈古清规”,可谓怀海禅师对中国佛教最大之贡献。然百丈古清规之原本于唐宋之间即散佚不存,虽有元代之东阳德辉奉敕重编“敕修百丈清规”,惟规约内容已不复原本之面貌。后世欲窥知古清规之体制大要者,则必赖于宋代官吏杨亿之“古清规序”及宋代僧宗赜所编“禅苑清规”之记载。自古清规序中,可了解古清规之创立旨意,古清规中作为僧团管理基础之长老制度观念与组织,注重劳动生产之农禅生活,乃至僧侣服制自印度式改为中国化之唐朝衣冠等。 3、行政的管理 在唐代是由三纲共同负责掌管寺内一切事务,至宋代起,三纲之职权逐渐下降,由住持委命寺务工作。这一格局,保持至今。 随着寺院的住众、经济、事务的不断发展,单由一、二名主要纲领执事掌管寺务,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后来在住持之下,设立首座、西堂、后堂、堂主等四大班首协助‘住持’掌管丛林日常事务,成为寺院的最高五人核心班子。其次是一种团体生活,禅宗寺院僧人虽然过具体的丛林生活,但是各个寮口又有着密切的分工,在中国的丛林制度中,根据寺院的大小,设立不同职能与寮口,由四大班首、八大执事细分成四十八单执事。根据元代《敕修百丈清规》记载,若再细分其职别,可达八十一种之多。丛林执事之多寡,是根据寺院规模建制大小而定。尤其是僧团的分工合作,表现为六和精神,即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利和同均、见和同解。 《禅苑清规》为继百丈之古清规后,最能明显看出百丈清规组织发展之著作,亦为我国现存各类清规著作中最古者,该书又称“崇宁清规”,于书中之卷八,在人事制度上,对丛林执事之名称已有明显称呼。清规文云:“丛林之设,要之本为众僧,是以开示众僧,故有长老;表仪众僧,故有首座;荷负众僧,故有监院;调和众僧,故有维那;供养众僧,故有典座;为众僧作务,故有直岁;为众僧出纳,故有库头;为众僧主典翰墨,故有书状;为众僧守护圣教,故有藏主;为众僧迎待檀越,故有知客;为众僧召请,故有侍者;为众僧看守衣钵,故有寮主;为众僧供侍汤药,故有堂主;为众僧洗濯,故有浴主、水头;为众僧御寒,故有炭头、炉头;为众僧乞丐,故有街坊化主;为众僧执劳,故有园头、磨头、庄主;为众僧涤除,故有净头;为众僧给侍,故有净人”。 现有禅宗大丛林除了四大寮口(禅堂、客堂、库房、衣钵寮)和八大执事(监院、知客、僧值、维那、典座、寮元、衣钵、书记)之外,中国南方寺院一般都设置有四十八单执事,现将其名位开列如下: 列执次序:东序——都监、监院、副寺、库师、监收、庄主、 磨头、寮元、殿主、钟头、鼓头、夜巡。 西序——典座、帖案、饭头、菜头、水头、火头、 茶头、行堂、门头、园头、圊头、照客。 序执位次:东序——维那、悦众、祖侍、烧香、记录、衣钵、 汤药、侍者、清众、请客、行者、香灯。 西序——座元、首座、西堂、后堂、堂主、书记、 藏主、僧值、知藏、知客、参头、司水。 以上各种职事名称,以等级分,可统称为知事人员(一级)、主事人员(二级)和头事人员(三级)。规模较小的丛林,即以主事兼知事。规模较大的丛林,则有很完备的组织。 三、寺院丛林制度的管理目标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印度佛教僧团的管理,主要是透过二部戒法和二十犍度来实现的,而中国汉传佛教僧团的管理,在继承印度佛教透过戒律来实现管理的传统外,还制定了相应的清规和细则,来补充和完善僧团的具体管理行为。诚如现代化管理学科所指出的一样,管理只是方法和手段,并不是管理行为的终极目标,那么佛教的僧团管理与现代的企业管理,终极目标究竟是什么呢? 1、丛林制度的精神实质。丛林制度与佛陀时代的制戒设律之根本精神是一致的。从四分律、五分律、十诵律、摩诃僧祇律、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等五大部律之卷一,均载有设立教制之十义(称为十句义)。如《四分律》卷一所载:1、摄取于僧,使僧团成为传布佛教、吸收出家成员之单位。2、令僧欢喜,每吸收一新成员,于其个人为生命新生之庆喜,于僧团则为增加团体力量之庆喜。3、令僧安乐,僧团之和合互助可令大众安住身心。4、未信者信,俾使缺乏信心及未信者起信。5、已信增长,使已信者增长其信心、信仰。6、难调者调,此因所吸收成员之品类、习性各异,故须有适当之准则,以处置违犯僧团生活者。7、惭愧者安,使自知惭愧、觉悟者之修习不受干扰,得以安住潜修。8、断现有漏,为证得寂灭涅槃,故须精进修道以断除现行烦恼。9、断当来有漏,为证得无余涅槃,故须永断烦恼,不再受生死轮回之苦。10、令正法久住,为使佛陀之教法长住世间。 由上可知,十句义之用意,系基于僧团成员之信心巩固、安住身心办道,以及令正法久住而建立之僧团之组织制度。盖佛陀所制定之戒律,皆著重于个人生活上之自我约束,属个人净化身心所应严守之法则。 2、丛林和企业管理的同异。丛林和企业看似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给人的印像一个是古老而生辟,一个则充满朝气而活力四射。这样两个内容又如何能够联系在一起呢?从表面看来,似乎太过牵强。但是,看问题总不能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应该深入到它们的内里,找出彼此的内在相似性。笔者试从两者间找出相似性,但首先也要说明,丛林和企业的根本差别是什么。那么就先说明它们的不一处,然后再叙述二者的共通性。已如上文所言,丛林是比喻众多的出家众和合一处修行的景像,丛林只是作为一种提供出家修行者能够安心办道的场所。可见,丛林是一个有很多僧人一起居住的地方,它是作为清净的场所出现的,而不存在盈利性质,是安身办道,服务信众,弘化社会的清静道场。这也正是寺院丛林和世俗企业不共的地方。依照百度百科所说的企业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企业主要指独立的盈利性组织,并可进一步分为公司和非公司企业,后者如合伙制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可见企业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社会组织,而丛林则是非盈利社会组织。说到这里已然知道丛林与企业不同的地方,而二者的共同处便是它们都有组织性质,无论规模的大小,它都具有组织的形式。而不管什么样的组织,都有相对的规章制度。在了解了丛林与企业二者间的联系性后,便可进一步讨论二者之间更深一层的文化思想层面的联接。 3、百丈清规的时代延伸。通过历史的不断变迁,在两千多年的本土佛教发展中,又连续不断的出现了许多相关制度。但若要说其中影响最深最远的,则非百丈大师的清规莫属。但原有的百丈清规早已不传,今时所见的清规多为后人编修所成,其已不是百丈清规的原貌了。所幸的是现在可以看到的丛林“二十要则”是百丈清规的一部分。如下所述,即为丛林二十要则: 丛林以无事为兴盛。 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精进以持戒为第一。 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烦恼以忍辱为菩提。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留众以老成为真情。 执事以尽心为有功。 语言以减少为直截。 长幼以慈和为进德。 学问以勤习为入门。 因果以明白为无过。 老死以无常为警策。 佛事以精严为切实。 待客以至诚为供养。 山门以耆旧为庄严。 凡事以预立为不劳。 处众以谦恭为有理。 遇险以不乱为定力。 济物以慈悲为根本。 作为中国主导的文化潮流,儒家一直以天下大同为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倡导以礼乐为治国安邦的主要手段,由于礼乐的至治,就可以实现《礼运》篇里天下为公的目的。但是经过千年的传习,一直到了唐代,才在佛教禅宗的丛林制度里,实现了一个天下为公的社会。它在形式上,固然是一种佛教僧众的集团,然在精神上,它是融合礼乐的真义和佛教戒律的典型。如果讲到一个真善美的社会风规,恐怕只有求之于丛林制度了。百丈大师创建丛林以来,他的初衷本意,是为了便利出家僧众,不为生活所障碍,能够无牵无挂,好好地老实修行,安心求道。尤其是他没有参合世俗之心,所以他的一切措施,自然而然地便合于儒佛两家慈悲仁义的宗旨。即然是以慈悲作为宗旨来制定清规制度,那么自然而然百丈大师是本着慈悲度人的心怀来制定百丈丛林清规的,现在所能看到的百丈清规唯一留下的遗存文字,丛林要则二十条便可作为百丈清规的精神来研读。 本文若想要弄清楚百丈制定清规的用意,就必须知道所谓丛林是指什么,为何丛林的建立必须要有清规制度进行辅佐。所以在讨论清规制度之前,首先有必要对“丛林”定义的认识:《禅林宝训合注》卷一:“丛林者,乃众僧所止之处。行人栖心修道之所也。草不乱生曰丛。木不乱长曰林。言其内有规矩法度也”。《百丈丛林清规正义记》日:“丛林二字喻也,丛林乃草木葺聚集之义,喻僧坊为从所止之处,行人栖心行道之所。能生道芽,趋登圣果,福利群生也”。丛林只是一种比喻,是指僧众和合安住一处,有如树木丛生一般。不仅指僧众和合修行的人数之多,而且也暗喻着出家修行道场的磅礴大气。在这样一个组织里,要做到真正的和合无事,就必须依靠实际可行的管理方法,也就是一整套系统具体的丛林清规制度。 四、寺院丛林制度与现代管理的契合之时代意义 丛林制度可看作是本土化后的佛教戒律,但即便如此,它又不能完全取代原有戒律的地位和作用。所以说它是经过人为的加工处理后的一种中外结合的文化产物似乎更为合适。之所以认为丛林制度是一种文化,因为它正是本土佛教整体文化中的一部分。可以说,它是佛教思想精神形式化的一种表现。仅从百丈大师所留下来的丛林“二十要则”便可以知晓这一点。即然这二十条要则代表着丛林清规制度的精神,那么它即指示着丛林出家众的修行生活的规则。所以称要则,是因为它很清楚地告诉出家众,在日常的修行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最为基本的事项,而这些事项正是丛林中僧众修行能否安定祥和的保障。因此看这二十条要则,便像是企业管理的一种理念,一种企业文化。如果丛林中的大众都能够依照而行,那么这个修行道场便可以有序良好地运转,当中所体现的更多是自觉性,而不存在强制性。这样一个充满自觉性的良好管理机制,难道不是每一个企业都想保有的吗?以下笔者就以列句的方式把二十条要则和企业文化理想的建设对应来加以说明。 (一)、企业理想的内部环境建设。正如要则第一条所言“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不管哪一种类型的企业想要从初创期逐步健康的发展壮大,首先都必须要有一个相对安稳的环境。环境可分为内部的小环境和外在的大环境。虽然外在的大环境是一个企业所没法控制的,但企业内部的小环境却是能够把握的。一个较为安定有序的环境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实在是至关重要。就像丛林僧人的修行是要在一个平静稳当的环境中才可以达成自身的追求,企业也是如此。特别在这样一个群起纷争的经济体系里,如何保持自身强有力的根基,以作为进一步发展前进的保障,无事安合的企业内部环境建设就显得十分关键。对于在企业中工作的人员来讲,企业的当前情境也就是他们的工作环境,其情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员工工作绩效的高底。所以,不但对于一座丛林而言是如此,即便是以经营为手段的企业来讲亦是这样,甚至更为重要。因为出家修行说到底是自己的事,而企业的运转却是要靠企业内部的共同努力,也就是说,一个企业不管它的规模有多大,历史有多悠久,它都必须时时保证自身内部环境的安定,这样才有利于它的向外扩张。然而怎样才能创造出这样的有利情境,关键在于无事。不是说企业无所事事,而是指不要事外多事。现代的企业所要面对的外部环境是越来越复杂,要处理的事情也就越发难搞。在这样情形下,自然是能退就退,当然只在不违背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避免一些不需要的事发生。这是企业面对外在环境的基本举措,企业内部而言也是如此。企业内部要实现无事,就最好将以下的要则贯彻到企业各层人员的思想行为当中。 (二)、培养员工互助互解的和合氛围。佛陀创建僧团,同时也立下了六和无诤的教旨,意在使僧团避免人事物所产生的各种纠纷。僧团如果皆能依此而行,那么无论发生怎样的事情,皆可以通过六和的精神来疏导,从而避免整个僧团组织因为某种事件而导向危机。同样,在企业当中六和的思想也可作为员工相互谅解,相互帮助的指导。在日本企业,普遍是以六和的精神来作为公司企业的主要文化教育,教导员工在人事物的处理上都应以六和无诤的精神进行考量,从而摆脱了许多不必要的纷诤,能够将全身心的注意力都投向企业的运营中。这不但节省了许多的人力精力,而且还能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正像要则所说:“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每个众生都具有烦恼,而烦恼正是一切人为灾害的原始起因,犹其是随时都可能遭遇不如意事的工作人员,更可能因为心情的不顺而做出不理智的事。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就应该时时提醒教导企业内的员工学会遇事能忍、受辱不怒的自我调节的能力,至少也要做到不轻易影响工作,甚至是整个内部环境的气氛。又如经中所言:“行慈悲忍辱平等善法,能背尘劳趣求安乐”。可以看出行慈悲忍辱之道是远离劳顿趣向安乐的最佳方式,因此,培养一种平等慈悲、忍辱不诤的企业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倘若企业中的员工人人皆能守以为常,那整个企业的运作环境也就一团和气,这对企业长远的发展是大为有益的。在《组织行为学》中有特别提到人际冲突的几大原因:一、个人差异;二、信息不充分;三、角色不相容;四、环境压力。这几个人际冲突的诱因,虽有侧面的不同,但其大体可归结为一点,就是理解上的差异。个人之间的态度和性格等都是这种不能互相理解的原因,而要减少这种因为不能理解而导致的冲突,就必然要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无论是进行各种信息渠道的弥补,还是将个人的包容性进行扩大,都要使得企业内部保持最大的兼容性。 (三)、培养员工以企业为己任的无畏精神。当前的社会现相之一是工作岗位供小于求,所以大家都必然十分珍希工作的机会。因此在工作当中表现出近乎发狂的情况也就比比皆是。然而这样的积极状态大多并非出于真实意愿,而是生活所迫不得已之事。而“要则”所说的“执事以尽心为有功”。则一定是完全发自于内心,所以这种执事尽心不是无奈不是做作,而是一种自觉。想要在企业中倡导一种事事以公为先的精神,就一定要让所有的员工不会觉得工作只是一种生活所需,而应该是自己生命价值的组成部分。换言之,就是让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觉得企业是自己的,而自己工作热诚投入的多少,就直接反映出自己为生命创造了多少价值。像这样无私无畏精神的养成,要依靠企业时时表现出对各层员工真挚的关爱,不是简单地把员工看成是一类劳力而已。在这样相互着想的互爱环境里,员工也一定会真诚地把自己的精力和能力投入工作中,为企业的发展付出自己最大的力量,这才是执事以尽心为有功的真实的工作热情。 (四)、培养尊卑有序、长幼互爱的企业品格。一个企业就像一个大家庭,有尊卑长幼等关系的存在。也只有真正的把企业看作是一个家,才容易制造出一种合乐融融的气氛。从而工作是一种有感情的付出,而非只是冷冷的雇者和被雇者的关系。所谓的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那么什么才是企业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对于一个伟大的企业来讲,其实最为基础的价值观绝不是简单的金钱利润,因为如果没有一个高尚与合乎人情的思想,作为企业时时秉持的观念,这个企业就绝不能称之为伟大。即便是在以营利为根本的企业里,大家都是因为工作才聚在一起,表面也只是同事的关系。但谈到人性最基本的品格,大家能够真诚的互爱互敬却也是必要的。只有这样,企业内部才会和谐一致,运行有序。这样的企业给人的感觉自然是倍感亲切的。 (五)、培养员工注重因果的意识。要则中说“因果以明白为无过”。因果二字可以说是佛法的中心思想,倘若没有因果的存在,可以说也不会有佛法的存在。所以在丛林里面对于因果是最为看重的。正因为对因果有很深的认识和把握,一个真正有信仰的修行者是绝不会去做有害他人的事,所以因果二字也是修行者的命门。这一点对于企业的管理来讲也有非常积极的借鉴意义。所谓的管理无非就是对所有企业成员的管理,但怎样的管理方法才是最有效,而且无须管理者苦尽心机。最好的方式就是让所有的企业成员都养成有因则有果的意识,这必能化被动为主动,变防犯为自觉。世间事物皆有因果,企业亦然。企业的兴衰取决于企业整体成员的尽心于否,而怎样才能使所有的员工都能为企业尽心尽力,这就要使他们知道因能生果的道理,企业壮大了,自然员工的待遇也就水涨船高,而这一切都要看员工自己努不努力。只要每个人都想着自己真心地付出,就一定可以获得相应的回报,这样一来管理者便可轻松许多,而企业的整个工作氛围也会越来越好。 (六)、培养员工好学益进的精神。正如要则说的“学问以勤习为入门”。在21世纪“企业”新的定义中就有关于企业是学习型组织的说法,过去认为企业是制造产品的,现在看来,企业是制造思想的。即然现代的企业已经不只是单纯地制造产品,里面还包含了许多的思想文化。这就要求企业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也要随时保持自身的与时俱进。这不仅是企业的管理者要做的事,也是整体企业成员要都做到的。所谓的与时俱进,指的是企业的管理理念,亦即企业的自身文化水准要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进行调整,这就要求整体员工的思想理念要在不断的学习中进而更新,不至落在时代的后边。如果不随时随地都保持一种积极好学的心态,便很难做到不被日新月异的社会大气候所遗弃。因此,一个企业培养起整体员工的好学勤勉之心,便是企业文化当中一种最为急切和需要彻底落实到每个员工观念中的要务,因为它可能直接关系到企业的长久存在。 (七)、精严的高要求是企业在不断竞技中的一个强有力的拳头。好比要则中所谓的僧人应该做到“佛事以精严为切实”。这是一种务实认真并严格要求自身的态度。在各种商品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要求也是日益提高,甚至近于苛刻。虽然表面看来,企业的生存环境是越发困难,这就越发是考验企业能力的时候。一个企业想要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屹立不倒,就必须要有过硬的产品获得消费者的普遍认可。反过来说,产品是人造的,所以归根结底人才是企业存亡的关键。为何绝大多数企业都不能长久的做下去,在很多因素中,企业当事人的问题是最为重心的。能否在何时何地都始终保持着对自身的最高要求,亦即对企业产品的最高指标,这必将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企业的存亡。所以在企业当中总不能以自身的现前利益为唯一目标,不然未免过于目光短浅。在整个企业当中创造出一种以精严为工作精神的文化情境,是每一个好的企业必然要面对的事。 (八)、养成时刻以顾客至上,将企业自身的利益摆在顾客之后的精神。彼得·德鲁克在《组织生存力》中早有说明:“我发现,优秀的管理者总是在围绕“如何为顾客创造价值”这一问题来开展工作,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帮助顾客创造价值,消费者永远都是企业存在的重要依据,如果不能给消费者留下一种良好的信誉感和亲和感,即便产品再可靠,也不会在顾客的心里留下多少好感。因此,企业的产品质量虽然很重要,但软性的人性服务却也是不可忽视的。随着社会大众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于商品消费过程中的服务质量也是越发讲究,这正是社会真正进步的一大表现。在单纯的商品消费之外,消费者越来越看重自身所受到的重视程度。虽然现在很多公司企业都在不断的提高服务的质量,但真正能够完全做到,并注意到服务细节的却不多,这正是企业无法在消费者心中保留长久地位的原因之一。看看国外的各大百年企业,不仅在产品的质量上可以为消费者作个保证,而且在长期的发展中能够在消费者的情感上烙下印记,这并非妄谈。如果一家企业能够做到与消费者进行情感勾通的高度,那么这绝对是一家成功且很有存在意义的企业,关键就看企业是怎样面对自己的顾客。 (九)、临危不乱和济物慈悲都是企业对员工人格品质的基本要求。如要则所言:“遇险以不乱为定力。济物以慈悲为根本”。在万像纷纭的社会经济体系里,有太多的未知因素可能使企业陷入危机。所以要时时保持警觉的观察态度以便做到预事之先,从而多少避免一些危机因素。但除了预料之外还有许多事情是无法逃避的,因而临危而不乱的素质便也是企业整体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不仅仅是最高层的决策者应该要养成的素质,即便是下层的员工也同样要普及的一种心理素质。它可以透显出一个企业是否成熟,因为在面对重要事件的情形下,整个企业的成员都能表现得泰然自若,即有一种老成持重的成熟感。这对企业的稳步进行是一种考验,只有在企业成员普遍养成持重若轻的环境里,不管遇到怎样的事情,都较能轻松的处理,不至于整体落入恐慌之中。然后是慈悲济物的精神,这虽然不是企业中的人都要做到如菩萨一般,但慈悲的精神却是全体员工都应该培养起来的一种高尚品质。因为慈悲可以对治许多的烦恼,使得人的心态变得大度,而且更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对于工作而言是非常有益的,如果企业能够大力的提倡慈悲济物的普世精神,那这个企业一定满是和善之气。 五、结论 综上所述,丛林制度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共同处是它们都有组织性质,一个是营利的,一个是非营利的,关键它们都是一种组织。这就为进一步探讨丛林“二十要则”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参考意义提供了可能性。丛林二十要则是百丈大师针对丛林僧众修行生活所拟定的一种规约,在长期的实践持守中,已经是丛林僧人的一种生活习惯,在潜移默化之中,它不断地引导着出家众走向修行的目标,也影响着在家二众的处事、待人与接物。因此这二十要则其实就是丛林僧众的人生基本准则之一。虽说它最初是针对丛林住众所制的一种规约,但若深刻地看到这二十要则内里的精神,那它便具有普世的价值意义,因为它始终体现的都是真善美的内容。这一点与企业建设高尚文化是不谋而合的,所以将它作为一种企业文化建设的参照物,便显得十分契合,更具现代意义。二十要则虽只二十条规则,但它包含的面却是很广的,如果在企业当中能够予以推广倡导,让企业所有的成员都养成这些待人接物的习性,那么不仅对员工自身具有积极而健康的意义,并且对企业的长远生存也同样是有指示引导的价值。因为依据这二十要则所建立起的整体文化是反映在外的企业的精神面貌,在整个社会文明气息的成长中,企业可以表现出自身存在的意义。毕竟现代的成功企业更多的应该展现出自己具备高尚思想文化的一面。 故此,寺院的丛林制度与现代管理一定能契合,但管理模式可以说没有固定的标准,然而追求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是我们所向往的目标。我们要在继承传统、立足本位的同时,更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建立自己的发展理念和管理特色,发扬佛教的伦理道德和平等济世的崇高精神,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探索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为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贡献力量。 参考资料: 1、《敕修百丈清规》卷四大众章 2、宗颐禅师(1009~1092).《禅苑清规》[M]卷一、卷二、卷三、卷八 3、清·仪润《百丈清规证义记》卷六 4、赖永海:《中国佛教百科全书》,第5冊,《仪轨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 5、《佛教教制》2683、“丛林”6552)p6466 6、杨亿(974~1020).《古清规序》 7、悟端:《浅谈都市寺院的现代管理模式》[J].《觉群》季刊.2003年.第一期 8、宗性:《深度的自我管理是僧团建设的目标》[J]. 9、纪宝成主编,《管理学》第九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年5月第4次印刷 10、《景德传灯录》卷六〈禅门规式〉 11、《禅林宝训合注》卷二、卷三; 12、《丛林校定清规总要》;《丛林盛事》;《禅林象器笺》〈区界门〉; 《丛林两序须知》 13、《佛教与中国思想及社会》(《现代佛教学术丛刊》{90}) 14、【《佛光大辞典》(新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