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焰口》是中国汉传佛教的大型法会,瑜伽焰口法会的源头是唐代实叉难陀翻译的《佛说救面燃饿鬼陀罗尼神咒经》与不空法师所译《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明代的天机法师根据这两部经编订了《修习瑜伽集要施食坛仪》,这是一套完整的瑜伽焰口仪规。清朝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江苏句容宝华山隆昌寺释德基法师又修订了《瑜伽焰口施食集要》,这是目前国内汉传佛教寺院通用的焰口仪规本。 从唐代实叉难陀法师翻译《佛说救面燃饿鬼陀罗尼神咒经》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来,《瑜伽焰口》法会一直是以口传心受的方式传承,唐代以后很多高僧都在不断修订《瑜伽焰口》仪规,其中有明代的天机法师编订的《修习瑜伽集要施食坛仪》与清代释德基法师修订《瑜伽焰口施食集要》,但是这些都是只有文字的诵读本,而不是有乐谱的唱本,《瑜伽焰口》的梵呗从来都没有乐谱。 图为《瑜伽焰口施食集要》诵读本“伏魔印” “瑜伽焰口”法会梵呗的唱腔非常丰富、完整,其中包含了禅腔、书腔、律腔、梵腔、道腔等腔系,另外还有“直白”、“念诵”、“吟诵”,以及“呼”等声音元素,如果能够把“瑜伽焰口”仪规的文字本通过整理、记谱成为唱本,这就较为完整的保护了佛教梵呗。为了进行“瑜伽焰口”梵呗的记谱工作,并且熟悉文本与唱腔,从2010年起本人共参加了几十场瑜伽焰口法会,有上海西林禅寺、玉佛禅寺、静安寺等寺院,其中西林禅寺的法会就参加了十几场。在此同时,本人开始做一些案头工作,制定记谱的方案,试着记录一些节奏复杂的梵呗。2016年初,本人申报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汉传佛教‘瑜伽焰口’法会音乐的记谱与研究》, 2016年8月项目被教育部正式立项。这次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汉传佛‘教瑜伽焰口’法会唱本》就是项目的成果,包括完整的瑜伽焰口乐谱、录音和录像。这项成果填补了从唐代至今的千年空白,第一次把“瑜伽焰口”诵读本为唱本。
图为狄其安教授记谱的《中国汉传佛‘教瑜伽焰口’法会唱本》“伏魔印” 2017年3月18日上海松江佛教协会所在地西林禅寺,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汉传佛教‘瑜伽焰口’法会音乐的记谱与研究》专门举行“瑜伽焰口”法会,上海佛教协会副会长、松江佛协会会长,西林禅师方丈悟端大和尚以及能慧法师、圣慧法师、能慈法师、悟旺法师、慧军法师共同主法演唱,上海大学音乐学院教师沈屹与陈柯瑶、郭强同学担任录音、录像及航拍工作。 经过两年的记谱与文稿撰写,《中国汉传佛‘教瑜伽焰口’法会唱本》终于完成,日前上海新闻出版局、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已正式发文批准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此书。我国著名的指挥家曹鹏先生,及上海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西林禅寺方丈悟端大和尚为本书作序,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上海市佛学院名誉院长妙灵长老、“华山焰口”的诞生地宝华山隆昌寺方丈心平大和尚为本书出版题词。 以下全文刊载曹鹏先生以及悟端大和尚为《中国汉传佛‘教瑜伽焰口’法会唱本》撰写的“序”,以及此书的责任编辑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鲍晟女士撰写的文章。 《中国汉传佛‘教瑜伽焰口’法会唱本》序一 曹鹏 几年前,上海大学音乐学院狄其安教授曾经赠送我一本中国汉传佛教梵呗乐谱的书,书中发表了由他采风、收集并且记谱的中国汉传佛教早课、晚课全套乐谱以及几十首其他常用梵呗的乐谱,此时我得知他从事这项工作已经好几年了。 2015年9月15日,狄其安教授精心策划与组织了一场原生态的梵呗音乐会,邀请上海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西林禅寺方丈悟端大和尚与西林寺法师团队在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厅演出,这是国内第一次把梵呗艺术引进高校,我被邀请参加了音乐会。在这场音乐会上悟端大和尚与法师们演唱的《杨枝净水》、《持水说文》、《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华严字母》等梵呗的优美旋律使我一直难以忘怀,我深深感到民族音乐所具有的魅力。这次狄其安教授完成了记录汉传佛教大型法会《瑜伽焰口》的全部乐谱,听说举行一场瑜伽焰口法会需要五个小时以上,他为了完成这个浩大的工程用了几年时间作前期准备,这项工作还被教育部的2016年人文科研项目立项,真是难能可贵。所记录的瑜伽焰口乐谱与音响、录像一同出版,这将是中国民族音乐、佛教音乐的珍贵文献,在中国民族文化与佛教文化的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记录。 狄其安教授邀请我为《中国汉传佛教‘瑜伽焰口’唱本》作序,本人深感荣幸并感谢狄教授为此付出的巨大精力,此书在传承发扬中华文化传统的乐坛上,将占一重要席位。
2015年9月曹鹏先生与悟端大和尚在梵呗音乐会结束后的合影 《中国汉传佛‘教瑜伽焰口’法会唱本》序二 悟 端
梵呗,梵语为bhasa,译为婆师、婆陟,源于古印度,与佛教同时传入中国,具有清净庄严、劝善止恶的内涵与作用。《法华经》在“方便品”中说:“若使人作乐,击鼓吹角贝,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铜钹,如是众妙音,尽持以供奉,或以欢喜心,歌呗颂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因具“供养”“颂佛”的功德和受用,且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四众弟子最初都以学习梵呗为必修功课,故此在汉传佛教寺院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受到历代高僧大德重视,被视作修行、弘法之舟楫。汉传佛教的梵呗是传统音乐中的瑰宝,是珍贵的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面对时代的飞速发展,每一份点滴的关注、研究、传播都更显可贵,都对它的精神内涵、传承保护将起到意义非凡的作用。 西林禅寺自落政30多年以来,以音声佛事,广开法筵。本寺已故法主性修老和尚是上海佛教梵呗唱诵的大师,韵律柔和,字正腔圆。经他多年的精心传授和培养,西林禅寺独具神韵的梵呗唱腔和水陆唱诵,形成“西林梵音”松江一景的特色。每年举办多场水陆法会等大型佛事活动,在所有法事活动中,瑜伽焰口是仪式程序完整、梵呗音乐形式丰富、具有代表性的大型佛事活动之一,也是最主要的荐亡祭祖仪式之一。于汉传密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唐代传入中国,始见于实叉难陀翻译的《佛说救面燃饿鬼陀罗尼神咒经》,施放焰口,能令饿鬼得度,除了施食以解除饿鬼的饥虚,作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主法者,更重要的是能以发自肺腑的大悲大愿之心,为幽冥众生说法、皈依、授戒,令具足正见,忏悔发愿,发菩提心,以祈离苦得乐,成就菩提。以佛陀悲悯之心、佛法的智慧集中体现在瑜伽焰口中,以音声梵呗、结印入定、运心观想,向法界一切众生宣说诸法实相、宇宙人生究竟真理,及诸佛菩萨爱护救拔众生的甚深情感。经文和陀罗尼(咒语)是法界自然音,以禅腔、道腔、梵腔、书腔、律腔唱诵,在长短、高低、鼻引等师承口授中,念准了,唱对了,则感应道交,其功德力用,境界共鸣,不可思议。体现了佛教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历经千年的发展、演变,逐渐与中国社会慎终追远的孝道文化、传统人文文化相融相生。 2017年11月狄其安带领学生赴西林禅寺采风时与悟端大和尚交谈 上海大学音乐学院狄其安教授对瑜伽焰口的录音、录像、记谱整理与研究,可以说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到无我的境界。他较为全面地了解其中包含的各种梵呗唱腔、民间曲牌以及它们在法会中的使用情况和所具有的音乐特点,尤其是对一些濒于失传、古老纯正的唱腔做记录和保存。禅腔作为汉传佛教常用梵呗唱腔,主要用于赞偈咒的文体形式中,梵腔、书腔、道腔、律腔作为具有鲜明特色的腔系主要用于较为大型的法会中或一些特殊场合(如佛教的授戒仪式等比较庄严的场合),常用于瑜伽焰口法会的文体形式,而民间曲调则不属于梵呗范畴,是将民间广为流传的曲调填上佛教唱词加以演唱,以更好地接近信众,拉近距离,是佛教法会逐渐民俗化的结果。如此丰富多样的唱腔交织于庞大的法会中,形成各具韵味的音乐风格,不断带给信众(听众)音乐的变化流动和焕然一新的听觉享受与心灵净化。 此次上海大学、松江佛教界的各位法师,以及各寺院的齐心合作所完成“中国汉传佛教‘瑜伽焰口’法会的记谱”项目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工作的一项实际举措,在狄其安教授主持下从立项到结项,工作浩繁,深切感受到专家学者们一直以来对佛教文化传承的爱护和极大支持,同时感受到荷担着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所谓“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弘法利生,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当下的梵呗演唱形态得以保存,记录的曲谱可以为研究者在多元的传承体系中建立一个鲜活的参考标本,为有志者保存一个高度还原的动态资料,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结缘梵呗,认识梵呗,传承梵呗,从而开启佛法大门,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2017年3月18日下午沈屹、陈柯瑶布置录音设备 为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助力——写在《中国汉传佛教“瑜伽焰口”唱本》即将出版之际 鲍晟
与梵呗结缘,始于担任上海大学音乐学院狄其安教授的第一本关于梵呗的著作《江浙沪梵呗》,这也是中国第一本从音乐角度对寺院现存梵呗进行记录、整理、分析的专著。也正是因为整本书,我以一位音乐类图书编辑的身份,深入了解了何为梵呗,以及其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何等重要的意义。《江浙沪梵呗》一书中就曾提到:“根据南朝的梁代,著名高僧释慧皎法师的著作《高僧传》记载,梵呗在中国已经发展了两千年左右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发展岁月中,梵呗不断地吸收我国各个时期、各种体裁民族音乐的元素,已经成为具有完整体系的民族音乐种类,因此梵呗属于中国民族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梵呗不仅在佛教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是中国民族音乐的一个分支,记录梵呗,并对其从音乐的角度进行分析,从音乐学研究来看是非常具有学术价值的举动。由于梵呗向来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延续,目前也面临着失传的窘境,如果不及时对现存的梵呗进行记录,并予以音乐性的整理与分析,那损失的将是中华传统文化十分重要的一环。值得庆幸的是,上海大学音乐学院的狄其安教授从2010年开始从事梵呗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并相继出版了《江浙沪梵呗》、《中国汉传佛教梵呗》等多部专著,他最新整理的《中国汉传佛教“瑜伽焰口”法会唱本》也即将出版。对梵呗这一非物质文化的整理与保存而言,意义非凡。
2017年3月18日晚“瑜伽焰口”法会进行中 然而,梵呗记录并非易事。狄其安教授秉着对梵呗记录的使命感,凭借他的音乐专业知识、强大的毅力以及对梵呗怀有的一颗虔诚之心,完成了一部部梵呗的记录与整理工作。为研究瑜伽焰口法会,狄其安教授前后花了几年时间作准备工作,参加了几十场焰口法会。最终能够有机会对松江西林禅寺进行录音并记录,在悟端大和尚的带领下,西林禅寺众法师的演唱尽显“独具神韵的梵呗唱腔和水陆唱诵”之特色,狄教授选择他们的瑜伽焰口法会作为记录的版本,正是为了能够将瑜伽焰口予以最完整、最佳的记录与整理。 梵呗的记录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首先,需要进行梵呗现场的录制,以瑜伽焰口为例,一次法会的时间需要持续长达五六个小时,而这仅仅是开始。狄教授对瑜伽焰口的整套经文要十分熟悉,对于其中的唱词有全面的了解与掌握,才能对录制的音像资料进行初步的梳理,将其明确地分成若干个段落,以经文标题为一个段落单位。此后,方能展开具体的记谱工作。倘若对唱腔、唱词不熟悉,这一工作根本无法展开。 记谱工作也相当耗时耗力,其辛苦程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狄教授以其扎实的作曲专业技术,对每一个音符、每一处节奏、每一个细小的装饰音进行记录,也正是基于他对唱段和经文的熟悉,才能够完成这一项普通音乐工作者无法完成的工作。经过反复的聆听与确认,结合法师演唱的特点,用准确的记谱法将瑜伽焰口进行记录。此次记录整理的瑜伽焰口唱本还有一个特点,即除了丰富的演唱形式以外,还包括仪轨中所规定的各种手印,这也增加了记谱的难度,在何时加以何种手印,需要十分精确的记录与体现。 考虑到瑜伽焰口唱本的传播性,狄教授还特地将原本以五线谱记谱的内容,翻译成简谱格式,希望以简谱的方式让梵呗得以更好地传播与保存。
《中国汉传佛教“瑜伽焰口”法会唱本》预计于2019年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正式出版,作为这本书的责任编辑,并且也担任了狄教授前两本梵呗记录与分析著作的责编,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和相关专著的分量。正如悟端大和尚在《中国汉传佛教“瑜伽焰口”法会唱本》的序言中所说:“汉传佛教的梵呗是传统音乐中的瑰宝,是珍贵的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面对时代的飞速发展,每一份点滴的关注、研究、传播都更显可贵,都对它的精神内涵、传承保护将起到意义非凡的作用。”
感谢西林禅寺,感谢悟端大和尚等众法师,感谢狄其安教授!你们是梵呗艺术的传承者、记录者和发扬者,你们的付出必将载入史册! 撰文:狄其安 |